- · 《青年与社会》刊物宗旨[06/29]
- · 《青年与社会》征稿要求[06/29]
- · 《青年与社会》投稿方式[06/29]
- · 《青年与社会》栏目设置[06/29]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文章出自哪里(青年与(4)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说句实话,我的大学就是鬼混过来的,当然,我是一个实在的人,是鬼混就是鬼混,我也没想过要拿什么学位证书。 休学后,我独自跑去广东的工厂打工
说句实话,我的大学就是鬼混过来的,当然,我是一个实在的人,是鬼混就是鬼混,我也没想过要拿什么学位证书。
休学后,我独自跑去广东的工厂打工,后面选择了自己擅长的文字领域。现在正运营着自己的新媒体账号“夏主编旅游攻略”,没有大学文凭,我一样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也一样能养活自己,更一样能找到人生的乐趣。
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人们的教育观要醒醒了,大学并不是意味着“好生活”,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当然,这里我不谈什么比尔盖茨的通俗例子,因为我们都不是比尔盖茨。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有的是音乐家的天赋,有的是科学家的天赋,有的是企业家的天赋,然而家长们都想着把孩子送去大学,想着把所有的孩子都机械式地刻成同一个程序员的模子。也许别的孩子在读大学的四年里,于生活中积累经验,再拥有良好的人脉,已经找到了人生财富。而别的孩子还在大学四年中为论文发愁。他们已经相差了一个等级。
读到这里,你肯定要说,只要孩子大学毕业后,其发展趋势肯定比没读大学的孩子强。告诉你,人这一生,真说不准。
以我所在的大学同学毕业为例,一个重点本科的建筑系。毕业后,我们班30人,其中仅有4人从事了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其余的人要么文员,要么销售,要么助理,要么有钱再送去、国外读研。
对于其他26人来说,大学里学的知识,考过的试卷,争取的分数,有什么意义呢?当然,实际上,我敢保证我们这26人,早已将大学里学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如同我们现在记不起初中物理的欧姆公式一样。
人们的教育观念真的要醒醒了:如今的大学,并不适宜任何人。有的人天生适合做科学家一类的人,喜欢做科研,搞建设,弄实验,他们能够在大学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
然而有的人,他们就适合在社会的摸爬滚打中找到自己的路,适合在不断失业与不断换新工作之间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者这类经历过真实社会生活的人,反而能给社会的前进带来更实际的改观。
做自己喜欢的事,获得成就才有意义。我从大学一开始就没想过要靠进入某个公司,然后安安稳稳地上下班生活,过那种一眼就能看到未来的日子。我大学的专业是建筑系,然而我对建筑系根本毫无兴趣,我喜欢的是文学领域。
现在,我也在自己从事的文字领域上发展。平庸而自由,但是我自己喜欢的工作。对于热爱的事物,人们总是更愿意付出。我宁愿加入一月只有3000薪酬的编辑行业,也不愿从事一月能挣10000薪水的建筑行业。因为在自己喜欢的编辑领域里,我感到很快乐,我会突破,我会不仅仅只是因为报酬而尝试创新、进取、优化,从而不断产生更好的成绩。但如果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建筑领域,我就只是一个上班干活听命行事的行尸走肉。
最后,告诉那些一心想要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家长们:大学并不适宜所有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路要走,精彩的人生不一定是读过大学后的人生。安逸的大学生活有时候反而会摧毁一个人。只要你的孩子乐观、善良、坚强,能够吃苦,他们总有一天会在社会这所最精彩的大学中得到他最优秀的人生书。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2/1221/3048.html
上一篇:关于理想照亮未来的征文题目怎么写(与青年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