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青年季羡林眼中的乔冠华:人还不坏,唯好大言

来源:青年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即便如此,他们也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在异国他乡,他们对彼此来说就是最亲近的人。一生中能有这样一个知己,可以说是无憾了。后来我们研究季羡林的日记,可以看到与乔冠华交

即便如此,他们也一直保持着通信往来。在异国他乡,他们对彼此来说就是最亲近的人。一生中能有这样一个知己,可以说是无憾了。后来我们研究季羡林的日记,可以看到与乔冠华交往的日常。其中季羡林评价乔冠华:在青年的他眼中,乔冠华人还不坏,唯好大言。

赴德留学

1913年,乔冠华出生于江苏的一个地主家庭。虽说是地主家庭,但他父母尚且算开明。1919年,乔冠华6岁时,父亲送他去私塾念书。

乔冠华自幼天资聪颖,读过的书几乎过目不忘。读完私塾之后,由于太过聪慧,经常跳级插班,乔冠华辗转读过各个中小学。

1929年,乔冠华16岁,从高中毕业后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哲学系。大学期间,乔冠华广泛阅读,各方面都有所涉猎,也因此了解了许多进步思想,对他后来的人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四年之后,乔冠华去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继续攻读哲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还参加了各种革命活动。但他的这些进步活动在当时并不被日本政府所容,没多久他就被驱逐出日本了。

而此时有了另外一个可以让乔冠华出国深造的机会。当时清华大学曾经与德国签署过交换研究生的协议。1935年,乔冠华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留学,与之同行的,还有同为清华毕业生的季羡林。

当时的乔冠华只有22岁,季羡林比他年长两岁。他们在性格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人。

乔冠华在上学期间就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他有着更加长远的眼光和理想,在很多方面也是激进的,热血的。他甚至在中学期间就被开除过很多次。

到了大学,还与一些革命家频频往来。他的社会阅历更加丰富,虽然年龄小,但懂得事比季羡林更多。

而季羡林呢,季羡林就是那种所有家长眼中的好学生,安分读到大学,门门功课优秀,读完大学又回家乡教了一年书,然后获得了出国交换的名额,去德国留学。

但即便两人如此不同,在某些方面还是很有相同的见地。孤身前往异国他乡留学时,来自同一个学校的校友便显得尤为珍贵,更加可亲。

刚到德国的时候,他们两个的德语水平都很差,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用德语学习知识的需求。于是他们先去了柏林大学学习语言。

在柏林大学期间的那段日子,大概是他们在德国时最快乐,最无忧的一段日子。那时他们还没有分开去往不同的学校,还没有遇到更多难题,他们只是在学校里生活,学习,交流心得,聊聊异国的趣事和对家乡的思念。

他们形影不离,甚至一起睡觉,十分亲密。两个人有什么心事也会第一时间和对方说。他们是最懂彼此的人,是朋友,是知己,是家人。

而在季羡林那段时间的日记中,几乎每天都有他与乔冠华的日常活动。像一起去修表,一起吃了什么美食,一起谈论政治......“同声好相应,同心自相求。这是难得的知己啊!

人还不坏,唯好大言

一同在柏林大学强化语言的日子很快就结束了,根据指派,两人被分去了不同的学校。季羡林去了哥廷根大学,乔冠华去了图宾根大学。

分手前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季羡林、乔冠华同几位好友在住处开座谈会。聊他们自身,聊人生理想,进而聊到中国的文学,和中国文人的气节。

季羡林将这件事情写进了日记。那是他们在柏林一起度过的最后一夜。季羡林说,“在柏林愚妄氛围中,能得到这样的谈友,也真算不坏了。”

两人最终分别的的时候,心中都有万千思绪。舍不得朋友,舍不得在柏林度过的日子。但他们都明白心中还有更重要的事,他们肩负着祖国的希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即便心中再有不舍,但他们也要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那天乔冠华送给季羡林的临别赠言是,“我们要干一个样给他们看。”是的,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的留学生是能干一番大事的。

到了图宾根大学后的乔冠华,继续攻读他的老本行,哲学。季羡林却抉择了半年之久,才选定了他的研究方向,梵文。

乔冠华本身在哲学上就有基础,1937年2月份,到德国一年半的时间,乔冠华便给季羡林寄信来,说已经完成了博士考试的论文部分。

除了继续在哲学方面深造,乔冠华还阅读了大量有关军事、历史、地理的书籍。没多久,中国抗战爆发,消息传到乔冠华的耳朵里,乔冠华感到在这种时候,自己已经无法在异国他乡安稳读书了。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祖国送他去德国深造,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报效国家。而抗战开始的那一天,就是他报效国家的时刻。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zonghexinwen/2021/1026/2587.html



上一篇:两岸青年共话乡村振兴:返乡青年与乡村共生
下一篇:青岛城阳区举行青年与生物多样性会客厅活动

青年与社会投稿 | 青年与社会编辑部| 青年与社会版面费 | 青年与社会论文发表 | 青年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年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