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媒体塑造的新青年以计文君化城喻为例

来源:青年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段历史,并借以思考当下。从文学和媒介的关系来看,当下同“五四”时期有诸多相似。百年前,一部分“新青年”以新兴

20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段历史,并借以思考当下。从文学和媒介的关系来看,当下同“五四”时期有诸多相似。百年前,一部分“新青年”以新兴的报刊媒介为阵地,反对文言、提倡并运用白话,发出自己的声音,登上文学乃至历史的舞台,卷起时代“新潮”。与此同时,“五四”新青年不能再走旧的科举考试之路,做作家、报人、记者,既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的谋生方式。这样的变化在现代文学中多有体现,现代文学史中的经典文本《倪焕之》《家》等,都有通过办刊物表达新声的新青年的身影。

百年之后,我们又一次经历媒介巨变对文学的影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从印刷时代进入电子时代。正如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影响了百年来人们的阅读、思维方式一样,新媒介再次对文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文学史的视角:新媒介·亚文化·80后》中,吴俊曾经界定过新媒介文学的概念:“凭借新的电子技术工具写作、传播和阅读的文学。新的电子技术工具(电子媒介)也就是电脑、手机、阅读器等。……新媒介文学也就是电子(网络)媒介文学,即互联网文学。”[1]这篇发表于2009年的文章认定新媒介文化为一种社会亚文化现象,是与纸质传统的文化形式这一主流文化形态相对的,但该文章仍旧认为这一亚文化将改变文学的格局:“亚文化、亚文学的力量仍足以创造出自己的历史,仍足以改变自身与主流文化、主流文学的力量对比,甚至,仍足以使主流文化、主流文学的既定身份与地位在一种相对的时空里发生明确的变化,乃至革命性的改造、置换、取代。——大约一百年前,白话文学就是这样完胜了文言文学。”[2]

如果说在2009年,新媒介文化、文学仍能被明确地认为是一种亚文化,那么在移动互联技术继续飞速发展了十年后的2019年,这一命题已经不再坚定。我们或许仍旧不能将新媒介文学认定为主流文学,但是,不只是小众群体或者亚文化群体有自己的新媒体媒介,即便是最主流的文学和文化机构,文学界如《人民文学》《收获》,官媒如新华社、《人民日报》,都十分重视利用新媒介完成自身的传播。与此同时,个人借助新媒体来造成影响力,也成为普遍现象,“自媒体”“网红”“大V”成为这一新形势下的新事物。生活在当下,没有人能否认,移动互联网带给人们堪称魔幻的改变,这是这一时代最新的现实。

面向现实、摹写现实,是文学的使命之一,能很好地处理与现实关系的作品,往往容易成为经典作品。而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现实,小说写作的难度,是当下普遍存在并被广泛讨论的问题。计文君的小说《化城喻》关注人们在新媒体时代中的生存境况,十分难得地显示出对当下现实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小说中最值得注意的人物是酱紫。出身贫微的她,努力挣扎着进入大学后,因为共同的文艺爱好和孤僻的性格,与出身高贵的林晓筱成为闺蜜。毕业后努力工作多年,生活看似光鲜高贵,实则卖力狼狈,被讽为“昌平名媛”。酱紫辞职创业,运营自己的新媒体公众号“后真相时代”,几次变现不得后,她只好借机会利用了闺蜜的信任,将其明星姑姑艾薇的丑闻盗卖,在多方利益商榷之后,她掘得了第一桶金,并晋升为新媒体时代的红人,成为了成功女性。

关于年轻人怎样在大城市挣扎和辛苦的故事,在当代小说中并不少见。徐则臣笔下,在中关村街道上奔跑的边红旗,毕飞宇《相爱的日子》里,不承认贫穷的对方是爱人的年轻男女,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化城喻》中的讲述仍旧令人感喟。青年时期,酱紫和林晓筱之间虽然有着巨大的阶级差异,但被两个人以甜蜜的友情成功遮掩。成年之后她努力工作,闺蜜之间的阶级差异似乎在日常的高消费中抹平,但二人的差别却像小说中提到的那双“大红底”鞋一样,有着正品和高仿之分。如果说被林晓筱无意间讽刺为“昌平名媛”,戳中了这层看不见的边界,那么,酱紫未婚夫父亲的生病,则暴露出了她对生活不堪一击的抵抗力,将她“昌平名媛”光鲜的假面具彻底撕下。未婚夫罗鑫的父亲生大病之后,本来准备结婚的二人迅速和平分手,“酱紫失去的与其说是伴侣,不如说是战友。他们之间的情感究竟是不是爱情并不重要,但他们之间真的有感情。男友说,就像在森林里,他被老虎咬住了腿,酱紫根本无力杀死老虎救出他,留下只会一起葬身虎口,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丢下他逃命——他会大喊着让她快跑!快跑!”[3]这样的故事触目惊心:穿着世界名牌、吃着格调小众的饭店,然而这些都市时尚男女所身处的花花世界,其实仍旧是狰狞的原始丛林。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qikandaodu/2021/0423/1756.html



上一篇:异乡动物人论甫跃辉都市书写的独特主题及意象
下一篇:那些改变世界的人都是文艺青年

青年与社会投稿 | 青年与社会编辑部| 青年与社会版面费 | 青年与社会论文发表 | 青年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年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