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美育改革(4)

来源:青年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6-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的精髓,指引古人让自己的内心境界得以升华和平衡。以儒学为例,儒家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来形容君子品格,一旦形成君子品

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的精髓,指引古人让自己的内心境界得以升华和平衡。以儒学为例,儒家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来形容君子品格,一旦形成君子品格后,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个人理想和天下大同的统一。从以上音乐、美术、儒家思想等三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审美观。这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和谐统一的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提供启示。习近平同志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秉承“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传统,超越了国家的界限,倡议构建世界性社群。反观西方的社群主义,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城邦主义、还是当代社群主义者麦金泰尔、桑德尔、查尔斯·泰勒等人始终没能让社群突破国家界限。可见,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远优于西方社群主义思想。这些中华优秀文化,为青年美育提供了丰富的审美素材和独特的审美方法。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是深化美育改革的源头活水2017年,北京市小学语文课本全面改革,先学“天地人”,再学“a o e”,帮助孩子们建立对汉字原初的感觉。这从侧面反映出党和国家对人民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体现为文化的复兴。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要加强科学性和实效性。1.重视文化的审美功能文化有助于人体验美、发现美、传承美、传播美,主要功能体现于:(1)交流功能。文化产品、艺术作品、文学语言在国际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将精美的作品呈献给外国人时,能够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接纳中国。(2)传承功能。艺术作品凝聚了创作者的思想,能够穿越时空与审美者形成共鸣,这个过程实现了文明的传承。(3)凝聚功能。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让国民心向一方、力向一处,形成更强大的向心力。(4)创造功能。文化是融合剂,能够促进人的左右脑的协调,激发多元智能并进。据统计,很多科学家喜爱文学、擅长艺术,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诞生突破性成果。2.传承文化的美育基因大连理工大学在创校时期,留洋博士屈伯川受党中央的指示从延安来到大连,冒着巨大的危险绕过国统区,召集五湖四海有识之士,共创大工基业;上个世纪60年代初,物质困乏的年代,大工师生手提肩扛,自力更生,历时650天建成主楼;经过历代大工人的拼搏努力,201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大工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以屈伯川、钱令希为代表的大工先辈,他们凝练的文化血脉,以“红色基因”的形式传承,形成了今天大工人“海乃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文化格局。在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中,可将文化素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再此基础上进行美育,可以促进学生重塑审美目标,进行高雅审美。3.开设以文化促美育课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要义在于确立我们的民族文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团结仁爱、和谐稳定、义以生利等思想,为青年美育提供重要支撑。在过去的五年当中,习近平同志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高校可开设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系统介绍文化中蕴含的美育素材,介绍中国艺术作品中的艺术性和审美方法,激发青年学会欣赏和创作优秀的文化作品,提升青年的审美情趣。4.利用好新素材、新媒体新时代的美育话语首先应该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彰显文化产品的中国化和大众化。董卿主持的《诗词大会》《朗读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百姓、喜闻乐见,这些文化产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美育的改革和发展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各司其职、齐抓共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美育,培养热爱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新时代青年。参考文献:[1]赵媛媛,白亚锋.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美育价值[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8,(5):566.[2]王一川.美育树信仰——互联网时代大学的美育目标[J].美育研究,2018,(5):28.[3]陈剑.“立德树人”与新时代中国话语的现代性营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8,(5):114.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qikandaodu/2020/0629/335.html



上一篇:“后真相”时代如何重构青年网络素养
下一篇:电子竞技飞速发展影响下的青年择业

青年与社会投稿 | 青年与社会编辑部| 青年与社会版面费 | 青年与社会论文发表 | 青年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年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