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遏制地方明清大运河体制下济宁社会的权力网络(11)

来源:青年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明清时期济宁文化和商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典型的精英能动主义。从明中叶开始,士绅精英不仅热衷从事文化、教育和经济活动,而且通过广泛而富有实

明清时期济宁文化和商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典型的精英能动主义。从明中叶开始,士绅精英不仅热衷从事文化、教育和经济活动,而且通过广泛而富有实质性的公共事业,诸如灌溉系统、道路、水路、城墙、护城河、城门、城楼、城池等公共工程建设、改造和修缮,几乎涉及了当地社会和政治所有内容,对维护地方秩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17)R.Keith Schoppa,ChineseElitesandPoliticalChange:ZhejiangProvinceintheEarlyTwentiethCentur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2,p.4;Mary Backus Rankin,EliteActivismandPoliticalTransformationinChina:ZhejiangProvince1865-1911,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p.5.黄、运工程为当地民众提供了重要的生活来源,尽管士绅精英对因之承受的负担多有不满,但仍将其物力、财力和精力倾注于此。

济宁士绅在水源管理和水利工程方面总体持合作态度,但是他们对政府关于劳力和财力的配置不无争议。他们往往与当地官员协力,上疏朝廷争取减免赋役,这在地方官员的奏章以及致仕返乡士绅的请愿中均有体现。如孙扩图致仕后,对以运河为由巧立名目强加给“绅士”“小民”“工贾”的各种“派纳”“亲受其累”,曾“三诉三斥”。(118)孙扩图:《一松斋集》卷1,第7a—7b页。在任济宁籍官员也常常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家乡谋取权益,正如康熙皇帝警告大学士等臣下所说:“山东绅矜,最称桀骜,且好结朋党。”(119)《清圣祖实录》卷142,康熙二十八年十月戊寅,《清实录》第5册,第567页。

最具争议的问题是水源的使用。尽管山东西部的水利工程具备多种功能,但整个水利系统的核心目标仍是运河通航。故而政府派驻各级官吏对重要的河流、沟渠、水库、湖泊和泉水进行监督、管理和利用。大运河山东段依托许多水资源相对丰沛的湖泊,但与农业用水产生矛盾。清朝中后期,微山湖成为山东运河最大的水源,周围的农民时常开垦湖畔周边以种植粮食,而官员为民生计,常常听之任之,危及运道水源。康熙六十年(1721年),皇帝警告道:“山东运河,全赖众泉灌注微山诸湖,以济漕运。今山东多开稻田,截湖水上流之泉,以资灌溉。上流既截,湖中自然水浅,安能济运?”(120)《清圣祖实录》卷292,康熙六十年四月庚子,《清实录》第6册,第838页。嘉庆十二年(1807年),政府决定疏浚微山湖水系一条淤塞的旧河,遭到了“占种湖滩,视为恒产”“矜民”的抵制。嘉庆皇帝以“为国即以为民”之辞训示:“断无因尔等贪图小利,置公事于不办之理”。(121)《清仁宗实录》卷185,嘉庆十二年九月乙未,《清实录》第30册,第400页。

此外,每当治理黄河与维持运河之间发生冲突时,朝廷毫不犹豫地倾向于后者。明清时期,政府为防止黄河北徙,给淮河流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后果,也危害了整个运河运输,这种情况持续到1855年黄河铜瓦厢改道。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地方士绅无法改变这一根本格局,仅能诉求减少负荷而已。

(三)地方官员的双重角色

在明清两朝的权力网中,各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纠葛。皇帝通常自居于平民和权贵之间的仲裁者位置。(122)孙竞昊:《朱元璋的君主专制与民本思想》,《探索与争鸣》1992年第5期。清朝皇帝更广泛、深入地干预地方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纠纷。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重申了康熙皇帝要求“东省大臣庶僚及有身家者”“轻减田租”的“训谕”,认为:“诚切东省民生利弊也”。(123)《清高宗实录》卷309,乾隆十三年二月甲戌,《清实录》第13册,第44页。嘉庆皇帝多次斥责山东“吏治废弛”的“积习”。(124)《清仁宗实录》卷293,嘉庆十九年七月癸丑,《清实录》第31册,第1021页;卷342,嘉庆二十三年五月戊午,《清实录》第32册,第525—526页;卷370,嘉庆二十五年五月戊辰,《清实录》第32册,第895页。

尽管地方政府在当地社会中代表朝廷,但是朝廷与地方官员之间亦存在着紧张关系。士绅精英能够掌握民意,而民意正是朝廷考核官员政绩的一个主要标准。在国家和地方的矛盾关系中,地方官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国家、地方机构、当地社会和自身仕途之间复杂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在国家与地方关系十分严峻的运河地区,为了监督漕运、清淤泄洪、保证堤坝的定期维护和稳定的水量供应等,地方官员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明清时期的地方官员比以往都更需要依赖与地方精英的协作。嘉道时期的学者沈垚指出:“唐时州县兴造之事,听长吏自为。宋后动须上请,一钱以上,州县不得擅用。所请不能称所需,所作往往不坚固。于是长吏始有借助富民,民之好义者有助官兴造之举。”(125)沈垚:《落帆楼文集》卷7,民国七年吴兴丛书本,第21b页。他们需要培养与地方精英的友好关系,方能为当地大众谋求福利,并在与士绅的互动中塑造自身形象。


文章来源:《青年与社会》 网址: http://www.qnyshzz.cn/qikandaodu/2021/0709/2257.html



上一篇:社区优先还是社会优先民俗学的逻辑出发点与保
下一篇:弘扬红船精神铸牢新时代青年初心使命

青年与社会投稿 | 青年与社会编辑部| 青年与社会版面费 | 青年与社会论文发表 | 青年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青年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